職位導航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金融資訊 >

我國集成微腔光梳研究面臨重大挑戰

時間:2023-05-11來源:中國科學報

“國際上,集成微腔光梳研究在一些機構的資助下進展迅速,相較之下,國內關于集成微腔光梳的研究總體起步較晚,在關鍵技術、系統集成等方面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滯后,面臨重大挑戰。”近日,在以“集成微腔光梳物理基礎與重大應用”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第Y7次學術討論會上,會議執行主席、北京大學教授肖云峰說。

光學頻率梳,是一種用于機械工程、物理學、工程與技術科學基礎學科領域的計量儀器,簡稱光梳,是可以引發測量科學發生革命性改變的先進光源。目前,光梳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時間標準、精細光譜和天文導航等眾多領域。

近年來發展出的集成微腔光梳具有體積小、功耗低、重頻高、可集成等優勢,為光梳技術走出實驗室、實現大規模應用創造了條件。在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美國宇航局、歐洲航天等機構的資助下,美國和歐洲國家在集成微腔光梳的研究進展迅速,已經初步展示了光學原子鐘、光譜探測、超快測距、微波合成和大容量光通信等應用能力,而我國在此方面進展較為緩慢。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理學部綜合與戰略規劃處處長倪培根,物理一處處長劉強參加了此次會議。倪培根認為,我國集成微腔光梳應當按照研究、研發“兩條腿”走路,要加強有組織科研,協同攻關,盡快做出有辨識度的應用展示。劉強也建議利用集成光梳的牽引作用,推動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研究同步發展、相互支撐,倡導國內不同研究單位協調分工,緊密合作。

經過為期一天半的討論,與會專家梳理并建議了集成微腔光梳今后的發展路線。

專家認為,在物理基礎研究上,集成微腔光梳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充分利用微腔中豐富的非線性效應和不同材料復合帶來的獨特性質,重點將微腔光梳的工作波段擴展到可見光和中紅外波段,以滿足眾多應用的需求。

在關鍵技術上,集成微腔光梳目前需要在光譜帶寬、相干性、能效比和調諧速率這幾個方面取得進一步進展,兼顧微腔光梳倍頻程展寬和重頻可探測,在小型化的同時保持相干性,提升微腔光梳的能量轉換效率、以及單根梳齒功率,實現微腔光梳的快速大范圍調諧以及重復頻率和偏移頻率的獨立調控。

在重大應用中既要關注戰略性研究,例如光鐘授時、天文光譜定標等,也要關注產業化研究,例如激光雷達、大容量數據通信等,結合具體應用的具體需求,采用技術牽引和應用牽引同步進行的研究范式,重點聚焦顛覆性的研究,逐步分解問題模塊化解決。

“我們期望通過國內不同領域研究專家、團隊的共同努力,推動我國集成微腔光梳研究、研發,在激烈國際競爭中把握主動,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做出貢獻。”肖云峰說。

 

會員服務
客服QQ
客服電話
官方微信

掃一掃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號
(job100zp)

返回頂部
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1|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台湾中文娱乐网|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Av|亚洲日韩久久无码精彩